close

海洋公園高級獸醫範禮文(藍衣者)用約2呎長解剖刀,在擱淺及張開口的巨鯨身上落刀,切下數塊鯨肉樣本化驗。圖片來源《明報》
  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香港《明報》報道,3月底在紅石門擱淺的神秘巨鯨,至今品種仍然未明,當日負責解剖的海洋公園高級獸醫範禮文(Nimal Fernando)接受訪問時稱,逾24年獸醫生涯中,首次解剖長10.8米巨鯨,心情興奮之餘,亦要留神避免刺穿內臟,否則器官會爆開擊中解剖者,大量含菌屍氣亦會隨之涌出。在這個解剖大魚奇緣中,範禮文指原來鯨屍內臟細胞幾近分解,接近“木乃伊”級別,故暫未能確認品種及死因,已將樣本轉送海外化驗所作基因鑒定,最快兩星期後會有結果。
  首次剖10米鯨緊張興奮
  多年來在澳洲及香港行醫的範禮文接受專訪表示,過往曾解剖中華白海豚或江豚等,未試過解剖逾10米鯨魚,當日收到指示要協助解剖時心情緊張興奮,但亦瞭解是一項挑戰,因為本身無特別受過解剖巨鯨訓練,但憑經驗得知,屍身器官內會囤積大量屍氣,落刀時需先切開皮膚,待傷口拉開後,再輕力下刀切開肌肉層。
  範強調,此時需註意避免落刀太深,一旦刺穿被屍氣充滿的發脹內臟,該器官便會如刺穿氣球般,猛力射出體外,隨時擊中他,故他小心翼翼地,先由魚尾位 置落刀,切開表皮,用“燒肉鉤”扯出肌肉層,然後讓發脹內臟自行慢慢溢出,有需要時再將傷口切大,讓器官有足夠空間溢出,終安全地完成整個解剖過程。
  細胞組織腐爛 待驗基因
  至於為何仍未能確認鯨屍品種,範禮文解釋,鯨魚擱淺後,按擱淺標準(stranding code),可分為5級,第1級屬最低級,代表鯨魚剛剛死去,屍體非常新鮮,未有發脹;第5級則為最高級,代表死去一段長時間,內臟完全腐化,像“木乃伊”一樣。上月擱淺的鯨屍腹部異常脹大,表皮嚴重腐爛,惟仍見內臟器官,故屬第4級,但器官的細胞組織已嚴重腐爛,經初步化驗後,無法得知品種及死因,需送樣本到美國的化驗所鑒定基因,以確定其品種。
  巨鯨死前或掙扎
  範禮文續指出,當日觀察所見,巨鯨身體有多處疑被繩索或漁具纏繞的傷痕,右邊胸鰭更出現骨折,相信死前或曾掙扎一段時間,但未知是否直接死因。另外,該巨鯨沒有牙齒而有鯨鬚,下頷至肚臍有許多長形皮膚皺摺,範稱按此特征,暫只能推斷為須鯨亞目(Baleen whales)中的須鯨科(Rorquals),其中可能品種包括小須鯨及角島鯨等。  (原標題:10米巨鯨擱淺香港 細胞組織腐爛近“木乃伊”級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d41mdri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